中药臭梧桐介绍
中药臭梧桐详细介绍
别名:
臭梧桐、臭梧桐根、臭梧桐皮
主要成分:
- 含生物碱类化合物,如臭梧桐碱、臭梧桐酸等。
- 还有黄酮类、皂苷、鞣质等其他活性成分。
加工采集:
春季或秋季采收树皮,晒干或切片。
药材鉴别:
- 有特异的臭气,味苦。
- 皮部厚,木部黄白色,有明显的环状纹理。
药理作用:
具有镇痛、抗炎、抗菌、解热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
炮制:
一般采用清水洗净,晒干或蒸后晒干,切片备用。
功效与作用:
- 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痛、跌打损伤。
- 对心绞痛、高血压也有一定辅助疗效。
性味:
苦,寒。
宜忌:
贮藏:
干燥通风处,防潮防蛀。
副作用:
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肠胃不适,个别体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。
古籍来源: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等古代医药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