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礞石主要含硫酸钙(CaSO4)、碳酸钙(CaCO3)等矿物质,以及少量的硅酸盐、铝土质矿物等。
金礞石多采自石灰岩、白云岩中,经风化后自然形成。采得后,除去杂质,研磨成粉末或块状备用。
金礞石表面粗糙,有光泽,断面白色或淡黄色,遇热可熔融并有硫磺味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矿物成分进行鉴别。
金礞石具有清热泻火,逐痰平喘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痰火上扰、胸膈痞满等症状。
炮制时,通常需先将金礞石砸碎,然后用水煎煮,去渣取汁,制成汤剂或丸散使用。
甘,寒
密封保存,防潮防蛀。
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,消化系统不适,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金礞石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记载,李时珍认为其“治痰火积聚,上盛下虚之病最宜。”